付宇航 , 杨甜 , 翁爱群 , 张万 , 张显 , 马建祥
2024, 44(7):1017-1027. DOI: 10.7606/j.issn.1000-4025.20230552 CSTR: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嫁接方式缓解甜瓜幼苗低温伤害的生理机制,为生产实践中选取适宜嫁接方式、提高甜瓜低温抗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厚皮甜瓜品种‘早蜜1号’、‘冰糖雪梨’和薄皮甜瓜品种‘芝麻蜜’为接穗,‘白籽南瓜’为砧木,并以甜瓜自根苗为对照,考察3种方式嫁接苗(双根嫁接、靠接、贴接)在4 ℃低温处理前、中、后期(复温处理)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细胞膜透性及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特征。【结果】(1)各甜瓜品种各类嫁接苗叶片的光合色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在低温处理下均比低温处理前显著降低,其中贴接处理的嫁接苗下降率最小,在复温后所有嫁接苗均比低温处理有所上升,并以贴接苗上升幅度最大;(2)各甜瓜品种各类嫁接苗叶片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H2O2)含量及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在低温处理下均比低温处理前显著升高,并以贴接方式嫁接苗上升幅度最小,在复温处理后均比低温处理有所下降,并以贴接苗下降幅度最大;(3)各甜瓜品种各类嫁接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低温处理下均比低温处理前显著提高,在复温处理后均比低温处理显著升高,期间均以贴接苗上升幅度最为显著。【结论】3种嫁接方式均可显著增强低温胁迫和复温后厚皮和薄皮甜瓜幼苗抗氧化酶活性,有效降低活性氧积累,维持幼苗光合能力,提高幼苗低温耐受性,并均以贴接方式表现最佳。
杨泽芬 , 陈泽历 , 袁宝怡 , 李荣基 , 赵明富 , 文国松
2024, 44(7):1028-1036. DOI: 10.7606/j.issn.1000-4025.20230797 CSTR:
摘要:【目的】明确病毒病害对滇黄精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深入研究病毒的致病机理提供依据。【方法】试验以滇黄精抗病和感病植株为研究对象,探讨被病毒侵染后对滇黄精叶片光合气体参数、叶绿素含量、叶绿体超微结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氧化酶(peroxidase,POD)、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idase,PPO)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PAL)以及块茎生物学性状,有效化学成分含量测定和分析。【结果】滇黄精受病毒侵染后,其光合作用减弱,为Pn降低了2倍左右,叶片气孔导度降低了11.25%,CO2int降低了5.79%;叶片细胞的细胞膜发生强烈的脂膜过氧化反应,MDA的含量升高了2倍以上,细胞质中散布线状病毒粒子及其聚集形成的大量内含体,细胞内叶绿体结构受损严重,部分已发生解体;叶绿素发生降解,叶绿素a和b的含量极显著减低,减少了22.97%和 35.38%。同时,其体内的防御反应被激活,防御酶包括SOD、POD、PPO、PAL的活性极显著升高,PPO升高了1.6倍。进而滇黄精地下根茎的膨大和嫩芽的生长受阻,单株鲜重降低了48.08%,根茎中多糖的相对含量减少了6.97%,皂苷含量减少了23.31%,黄酮含量减少了15.32%,总酚的含量减少了11.07%。【结论】滇黄精受病毒侵染后,细胞膜受损,防御反应被激活,光合作用减弱,最终导致产量和品质显著降低。
李 想 , 石广丽 , 耿佳麒 , 孙 丹 , 王振兴 , 艾 军
2024, 44(7):1037-1045. DOI: 10.7606/j.issn.1000-4025.20230777 CSTR:
摘要:【目的】深入研究温室栽培条件下软枣猕猴桃叶片的形态与叶绿素荧光特性,探明温室与露地栽培环境下叶片光形态建成的差异。【方法】以软枣猕猴桃品种‘佳绿’和‘魁绿’的5年生植株为试材,测定温室及露地栽培条件下不同叶龄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这些参数在温室与露地栽培条件下的差异。【结果】温室与露地栽培软枣猕猴桃的光形态建成均处于1~40 d叶龄间,不同栽培条件下的同一品种荧光特性趋于一致;花期后,不同栽培条件下的同一品种荧光特性差异较大。温室栽培的软枣猕猴桃叶片叶面积较大,叶绿素b含量较高,趋于阴生叶特性,以吸收光能为基础的性能指数等显著低于露地栽培,对光能的吸收捕获能力较强,但热耗散较高,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低于露地栽培,叶绿素荧光参数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性变化。【结论】软枣猕猴桃叶片的光形态建成时间为展叶后1~40 d,即在花期之前完成,不同栽培环境无明显差异;温室栽培软枣猕猴桃叶片的光形态建成与露地栽培具显著差异,叶面积明显增大;温室栽培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叶片的叶绿素荧光特性,降低了光合性能。
陈紫玉 , 巴哈依丁·吾甫尔 , 任桂霖 , 魏靖 , 王梓然
2024, 44(7):1046-1054. DOI: 10.7606/j.issn.1000-4025.20230678 CSTR:
摘要:【目的】随着区域栽培环境的变化,扦插苗生根难问题逐渐凸显。探讨适宜浓度吲哚丁酸(IBA)对无花果插穗生根萌芽、抗氧化性及生长素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可为其应用于无花果的育种、繁殖、推广和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波姬红’无花果品种硬枝为插穗,分析不同质量浓度IBA(0,30,45,60,90 mg/L)处理对插穗生根性状、抗氧化特性的影响,并对45 mg/L IBA处理及对照组的扦插枝条中段的腋芽进行转录组分析。【结果】(1)无花果插穗萌芽率和生根率在45 mg/L IBA处理时达到最大值,并与其他处理和对照差异显著。(2)随着IBA浓度的增加,插穗SOD和CAT活性先下降后上升,并均在45,60 mg/LIBA处理下显著低于对照,而POD活性无显著变化;各浓度IBA处理插穗中MDA和H2O2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且45 mg/L IBA处理MDA显著低于其余处理。(3)45 mg/L IBA处理及对照组中共存在6 879个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显示有10个差异途径,GO富集分析表明生物学过程和分子功能为主要的生物学途径;与CAT、SOD相关的基因集中富集在过氧化物酶体通路上,POD相关基因则富集在苯丙烷生物合成通路中;IAA生物合成途径中代谢相关基因FcGH3显著上调表达,与信号转导相关基因FcAUX1、FcARG7和FcARF等显著下调表达。【结论】外源IBA处理会导致无花果插穗抗氧化酶和IAA生物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变化,增强插穗抗逆性,促进插穗生根、萌芽、成苗,并以外源45 mg/L IBA促进效果最好。
2024, 44(7):1055-1063. DOI: 10.7606/j.issn.1000-4025.20230640 CSTR: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遮阴度对野生植物猫爪草(Ranunculus ternatus Thunb)光合特性和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为深入了解其耐阴性以及开展规模化栽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控制变量法,以盆栽猫爪草为试验材料,设置全光照(CK)、30%遮阴(T1)、50%遮阴(T2)、70%遮阴(T3)和90%遮阴(T4)5个处理,对不同遮阴处理下的光合特性及叶片解剖结构进行分析。【结果】(1)随着遮阴程度增加,叶面积在T3环境下达到最大值,株高和茎粗逐渐降低。(2)随遮阴程度的增加,叶片表观量子效率(AQE)先升后降,在T4处理下显著低于其他处理,而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暗呼吸速率(Rd)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逐渐降低;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最大化学效率(Fv/Fm)和PSⅡ潜在活性(Fv/F0)先升后降,初始荧光(F0)热耗散的电子比率(φDo)则先降后升。(3)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叶片气孔密度先减后增,并在T3处理达到最小值,上下表皮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逐渐降低,组织结构紧密度(CTR)先降后升,组织结构疏松度(SR)先升后降。(4)叶片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叶片厚度及上、下表皮厚度与Rd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海绵组织厚度、CTR和SR与Pnmax ,以及栅海比(P/S)、SR与AQE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海绵组织厚度和SR与F0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猫爪草可以通过降低光合速率和改变叶片结构来提高耐阴性,在全光照下生长良好,也能较好地适应30%-70%遮阴环境。
王湘莹 , 魏溧姣 , 王晓明 , 唐丽 , 曾慧杰 , 陈艺
2024, 44(7):1064-1072. DOI: 10.7606/j.issn.1000-4025.20230826 CSTR: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育苗容器对紫叶紫薇容器苗生长、开花及生理的影响,筛选出紫叶紫薇容器苗培育的适宜育苗容器,为紫薇容器高效育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紫叶紫薇优良新品种‘丹红紫叶’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不同育苗容器类型和规格共9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对容器苗生长、开花及生理的影响。【结果】(1)不同育苗容器对紫叶紫薇容器苗的生长、开花及生理影响显著,容器苗的生长、根系、生物量、花期、花径、花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作用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指标随着育苗容器规格的增大而增加,均达到显著性差异。(2)C3D3处理(直径25 cm、高25 cm黑色控根容器)的地径生长量、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根尖数、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总干重、花期、都是最大,比最小的C1D1处理(直径16 cm、高16 cm黑色塑料营养杯)分别显著高817.12%、108.12%、94.60%、75.66%、144.14%、135.67%、228.45%、164.65、20d;C1D3处理(直径25 cm、高25cm黑色塑料营养杯)的苗高生长量、冠幅生长量、叶面积、花序长和宽最高,比最低的C1D1处理分别显著高116.05%、81.39%、114.95%、70.44%和65.79%。(3)C3D3处理的叶绿素相对含量、水分利用效率最大,C1D3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最高;各处理的胞间CO2浓度、水分利用效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4)黑色控根容器在地径生长量、根系生长指标、生物量、花期和花径、叶绿素相对含量及净光合速率方面表现最佳。(5)各指标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得分排序为:C3D3>C1D3>C2D3>C3D2>C2D2>C1D2>C2D1>C3D1>C1D1。【结论】紫叶紫薇2年生苗的最适宜育苗容器是直径25 cm、高25 cm黑色控根容器。
2024, 44(7):1073-1082. DOI: 10.7606/j.issn.1000-4025.20230723 CSTR:
摘要:【目的】白三叶入侵会挤占草坪草的生存空间,严重威胁草坪的质量和功能。明晰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入侵对草坪植物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功能性状及草坪质量的影响,可深入了解白三叶入侵机制,为禾本科草坪的建植养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白三叶入侵草地早熟禾草坪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调查方法,考察不同白三叶入侵程度下(对照及轻度、中度、重度入侵)草地早熟禾功能性状及草坪质量的差异特征,并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各入侵程度下草坪质量。【结果】(1)随白三叶入侵程度的增加,草地早熟禾各器官碳含量、叶片建成成本及碳氮比、碳磷比和氮磷比逐渐降低,而比叶面积、各器官氮和磷含量增大。(2)同一入侵程度下,草地早熟禾各器官碳、氮和磷含量均表现为叶大于根和茎,碳氮比和碳磷比表现为根和茎大于叶,而其氮磷比表现为茎和叶大于根。(3)随白三叶入侵程度的增加,草地早熟禾草坪密度、质地、绿度指数和均一性降低,而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增大。(4)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草坪质量以白三叶未入侵时最优,重度入侵时最差,且叶碳含量对草坪质量的影响最大。【结论】白三叶入侵改变了草地早熟禾功能性状,降低了入侵区草坪质量,严重影响了草坪景观和功能。
2024, 44(7):1083-1093. DOI: 10.7606/j.issn.1000-4025.20230714 CSTR:
摘要:【目的】鉴定并分析苹果液泡膜内在蛋白 (Tonoplast intrinsic proteins, TIP) 亚家族成员,探究该亚家族成员在苹果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模式。【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苹果MdTIPs全基因组进行鉴定,分析其家族成员的理化性质、基因结构、保守基序、顺式作用元件、系统进化树等,并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 对其在干旱胁迫下不同器官中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在苹果基因组中,共检索得到了13个MdTIP基因,大部分成员亚细胞定位预测在质膜上,分布于10条染色体上,且每条染色体定位有1~3个成员;该基因家族成员的启动子区域包含多种响应激素和逆境胁迫的应答元件;qRT-PCR显示,MdTIPs亚家族成员在根中除MdTIP1;1外其余均都受上调表达,且MdTIP1;3和MdTIP1;4与对照相比,分别上调表达了5.27倍和5.69倍,推测是参与调控干旱胁迫的关键基因。【结论】初步鉴定并提供了MdTIPs亚家族成员信息,10个MdTIPs亚家族成员在根、茎、叶中差异表达,12个亚家族成员在根中高表达。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苹果抗旱性基因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丁雨格 , 侯琪 , 计珠琳 , 周玲 , 吕鹏悦 , 彭磊
2024, 44(7):1094-1104. DOI: 10.7606/j.issn.1000-4025.20230736 CSTR:
摘要:【目的】通过组学技术对持续喷水处理的芒果叶片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揭示喷水处理打破“午休”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优化喷水处理条件以实现最佳效果提供科学依据,并对提高芒果产量和品质以及响应国家减肥增效政策具有理论意义。【方法】以元江“台农一号”芒果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坐果期芒果在“午休”时段(12:30—14:10)喷水3次,每次喷水20 min,间隔20 min,以不喷水为对照,并以2组3个不同时期叶片进行Illumina Hi SeqTM 62000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分析,利用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分析“午休”时段喷水与不喷水处理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采用DESeq对基因表达进行差异分析,以|log2αFC|>1,P<0.05为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的条件。【结果】3个时期分别获得3 789,2 885,1 667个差异表达基因。GO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与细胞组分分类中的膜、膜的固有成分、膜的组成成分等条目密切相关,KEGG分析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植物MAPK信号通路、植物昼夜节律、氨基糖和核苷酸糖的代谢、类黄酮生物合成、光合生物碳固定、角质和亚硫酸盐及蜡的生物合成、卟啉和叶绿素的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以及甘油酯质代谢等代谢途径。根据富集结果筛选8个差异表达基因表达分析,经实时荧光定量验证,基因表达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结果相符。【结论】CAO和POR基因表达延后,推测喷水处理可以延长叶绿素的合成时间;FBPase和SBPase的基因表达略微降低,推测叶面喷水调控基因的表达量降至缓解芒果午休的最适范围内,有利于树体积累碳同化物,从而提高光合效率。
2024, 44(7):1105-1112. DOI: 10.7606/j.issn.1000-4025.20230631 CSTR:
摘要:【目的】深入解析WRKY70同源基因在草莓响应胁迫过程中的作用,为草莓分子育种提供新的基因资源。【方法】采用同源克隆法从草莓果实及叶片中克隆得到草莓WRKY70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分析该基因理化性质、蛋白质结构、进化关系等,并结合qRT-PCR数据分析其表达模式。【结果】FaWRKY70基因全长为1 020 bp,编码339个氨基酸;比对得到的同源基因中,FaWRKY70与苹果、牡丹等同科物种氨基酸序列相似度较高,且同源基因大多与植物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相关,暗示FaWRKY70可能参与草莓抵御胁迫的过程;FaWRKY70在草莓的花、果实、叶片、根、茎中均有表达,在花中表达量最高,果实中最低;在水杨酸处理后,FaWRKY70基因能够快速响应,表达量在3 h后达最高,随后逐渐降低。使用茉莉酸甲酯处理时FaWRKY70基因受诱导响应程度较小,整体呈现下调趋势。【结论】FaWRKY70能通过不同响应方式参与草莓生命活动及激素信号转导过程。
宁东贤 , 杨秀丽 , 程麦凤 , 刘博 , 牛芮 , 张泽
2024, 44(7):1113-1121. DOI: 10.7606/j.issn.1000-4025.20240078 CSTR:
摘要:【目的】探究花生ASR基因家族特性及在干旱和盐胁迫响应中的作用,为花生抗旱抗盐新品种的培育提供潜在的基因位点。【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花生ASR家族进行全基因组水平鉴定以及基本特性分析,并借助转录组数据分析其在200 mmol/L NaCl及模拟干旱PEG处理下的表达变化。【结果】(1)通过分析花生栽培种狮头企参考基因组,鉴定到7个花生ASR基因,pI为5.34~6.98,蛋白脂肪系数为23.77~56.84,GRAVY值均为负值,表明这7个蛋白均是亲水性蛋白;(2)AhASR3与AhASR7基因表达模式相似,转录水平较高,基因结构及蛋白结构域和保守基序的位置和数量较相似,motif 5、6、9仅存在于AhASR3与AhASR7蛋白中;(3)AhASR1、AhASR5及AhASR2的启动子区域有干旱诱导MYB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AhASR1、AhASR2及AhASR4的启动子区发现有ABA响应元件;(4)花生盐胁迫处理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AhASR2、AhASR3及AhASR7在200 mmol/L NaCl处理后根部出现较明显转录上调;(5)模拟干旱PEG处理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AhASR1、AhASR3、AhASR4及AhASR7在PEG处理4 h和8 h后,转录水平出现2倍以上上调。【结论】明确花生ASR家族基因和蛋白的基本特性,并鉴定可能参与盐胁迫和干旱胁迫响应的ASR基因,为进一步培育耐盐耐旱花生品种提供重要的目标基因。
周子琦# , 孙楠 , 严雅洁 , 杨志远 , 李良俊 , 冯凯
2024, 44(7):1122-1128. DOI: 10.7606/j.issn.1000-4025.20230744 CSTR:
摘要:【目的】慈姑(Sagittaria sagittifolia L.)是中国重要的园艺经济作物,其基因组大小的鉴定和核型分析对慈姑基因组学研究及分子遗传学研究必不可少,现阶段慈姑的基因组大小、染色体形态的尚不明确,本研究以期为慈姑的育种和物种进化提供更多的细胞学参考。【方法】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技术、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并参考裂解液配方,探针配置,对慈姑品种‘紫金星’(ZJX)的根尖进行基因组大小进行鉴定,并对其染色体形态进行分析观察。【结果】(1)所测慈姑为二倍体植物,‘紫金星’慈姑基因组为16 Gb左右。(2)利用DAPI荧光染色,获得其染色体数目稳定,且与端粒荧光原位杂交的结果完全吻合,均为22条,染色体类型有中部着丝粒,近中部着丝粒以及近端部着丝,近端部着丝粒最多,且未发现随体;核型公式为:2n=2x=22=6m+4sm+12st,属于Stebbins类型中的3B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99.13。【结论】慈姑基因组大小中等,核型极不对称,进化程度较高。
文程敬 , 吴俊文 , 景会庆 , 陈刚 , 李志琪 , 段贵河
2024, 44(7):1129-1140. DOI: 10.7606/j.issn.1000-4025.20230670 CSTR:
摘要:【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云南松幼苗不同器官碳、氮、磷元素分配规律以及化学计量的影响机制。【方法】以1年生云南松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方法,设置4个水分处理,即分别将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控制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90%±5%(CK)、75%±5%(轻度干旱)、60%±5%(中度干旱)和45%±5%(重度干旱)。测定干旱胁迫下云南松幼苗叶、茎、粗根和细根的C、N、P含量,分析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结果】(1)与适宜水分处理相比,干旱胁迫导致云南松幼苗C含量在叶、茎和细根中减少,在粗根中增加;N含量在粗根中减少,在细根中增加;P含量在叶中增加,在茎中减少。C:N在粗根中先升高后降低,在细根中降低;C:P在叶中降低;N:P在叶中降低,在茎中升高。(2)各元素含量的变异性大小顺序为P>N>C,C含量在叶和茎中的变异性较小且变异程度较弱,在细根中的变异性最大;N含量和C:N的变异性在细根中最大;P含量叶中变异性最大,在粗根中变异性最小;C:P变异性在茎中最大,N:P变异性在茎中最大,在粗根中最小。(3)C、P含量在叶、茎、粗根和细根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叶和粗根的N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茎和细根的N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另外,N含量与P含量只在茎和粗根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研究表明,随干旱胁迫加剧,云南松幼苗生长受N元素的限制作用增强,N、P利用效率增加;云南松幼苗C、N、P含量在粗根和细根中的的整体变异性比在叶和茎中的高,根系对土壤水分环境变化更为敏感。
2024, 44(7):1141-1152. DOI: 10.7606/j.issn.1000-4025.20230739 CSTR:
摘要:【目的】为了解黑果腺肋花楸扦插不定根起源及发育过程,揭示其扦插生根机理。【方法】以‘福康源1号’当年生半木质化插穗为研究材料,利用水培扦插技术和石蜡切片法对不定根形成过程中插穗内部组织结构及外部形态的变化规律进行观察。【结果】在水培条件下,IBA处理扦插生根期为30~40 d,扦插过程中皮孔处10~15 d出现不定根,插穗切口处15~20 d出现不定根,生根速度、不定根数量及根长均优于对照,外源诱导可显著提高生根率和生根质量。扦插前的插穗内无潜伏根原基存在,不定根原基在插后形成;不定根形成为愈伤组织生根型和内部分生组织生根型。皮部产生的不定根起源于维管形成层、韧皮薄壁细胞或皮层;愈伤组织产生的不定根是由愈伤组织内的薄壁细胞团特化而成;叶隙或枝隙是形成不定根原基和产生愈伤组织的主要区域。【结论】扦插生根属于多位点发生模式,属于诱导生根型。
张冬勤 , 贾文庆 , 何松林 , 张敏 , 于嘉伦 , 王政
2024, 44(7):1153-1163. DOI: 10.7606/j.issn.1000-4025.20230774 CSTR:
摘要:【目的】探究生长在不同生境中的牡丹对平原地区环境的形态学适应特征,为牡丹的保育措施研究及筛选优异的种质资源提供参考。【方法】以原生境不同的中原牡丹(‘凤丹’、‘洛阳红’)和野生牡丹(紫牡丹、狭叶牡丹、大花黄牡丹、西藏黄牡丹、滇牡丹、卵叶牡丹)为试验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叶片解剖结构并测定和分析相关指标。【结果】(1)中原牡丹与野生牡丹的叶片上、下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气孔均匀分布于下表皮,叶表皮形态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性。(2)中原牡丹和野生牡丹的叶片均为异面叶,不同牡丹叶片解剖结构与光合色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大花黄牡丹有湿生植物特征,如叶片与角质层相对较薄、栅栏组织不发达、细胞间隙较大且气孔密度最大;滇牡丹的叶片、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厚度最大,对高温偏干旱的平原生境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3)叶片厚度与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气孔长轴、气孔指数与栅栏组织厚度、叶片厚度等性状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野生牡丹中除大花黄牡丹外其他种质均对高温干旱的平原生境有较好的适应性,大花黄牡丹的湿生结构与光合色素含量指标可作为不能在平原地区栽培的主要原因。
2024, 44(7):1164-1168. DOI: 10.7606/j.issn.1000-4025.20230850 CSTR:
摘要:植物的木质茎,因次生维管组织含量多,细胞壁木质化程度高,质地较硬,徒手切片和石蜡切片均难以获得满意的切片效果。冰冻切片机可对一定硬度的组织进行切片,是制件植物木质茎的制片的有效工具之一。【方法】利用冰冻切片机可在不经化学固定,对一些质地均匀,含水量较高的木质茎直接切片;而对木质坚硬、含水量较少的茎,经过FAA等固定剂固定后,OCT包埋,(-30)~(-25)℃切片,用0.1%甲苯胺蓝染色液染色。【结果】木质茎的冰冻切片结构完整,图像清晰、色彩丰富。【结论】冰冻切片机可用于木质茎的显微切片制作,再结合甲苯胺蓝染色,具有简便、高效、易操作的优点。
胡宁宁 , 陈明 , 侯大富 , 李俊峰 , 贺轶洁 , 康冰
2024, 44(7):1169-1174. DOI: 10.7606/j.issn.1000-4025.20230718 CSTR:
摘要:【目的】为探明陕西米仓山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进行野外调查。【方法】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和馆藏标本比对明确陕西省1个新记录属和4种新记录植物。【结果】确定陕西省维管植物小二仙草科1个新记录属——小二仙草属(Gonocarpus Thunberg)及其新记录种小二仙草(Gonocarpus micranthus Thunberg);此外还发现3种新记录植物,分别是荚蒾科(Viburnaceae)的蓝黑果荚蒾(Viburnum atrocyaneum C. B. Clarke)、菊科(Asteraceae)的小花金挖耳(Carpesium minus Hemsley)、卫矛科(Celastraceae)的垂丝卫矛(Euonymus oxyphyllus Miquel)。【结论】此次报道对完善陕西维管植物记录具有重要意义,凭证标本存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标本馆(WUK)。
2024, 44(7):1175-1180. DOI: 10.7606/j.issn.1000-4025.20240014 CSTR:
摘要:【目的】为丰富山西省被子植物种质资源,促进中条山生物多样性和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方法】在大量野外植被调查工作基础上,通过标本鉴定、资料查阅和专家咨询,对中条山植物标本、典型特征照片进行整理。【结果】发现小酸模(Rumex acetosella L.)、伏毛银莲花(Anemone narcissiflora subsp. protracta (Ulbrich) Ziman & Fedoronczuk)、弯曲碎米荠(Cardamine flexuosa With.)、卢氏凤仙花(Impatiens lushiensis Y. L. Chen)、小酸浆(Physalis minima L.)等5种被子植物在山西未有分布记录。【结论】确认该5种植物隶属于5科5属,为山西省被子植物分布新记录,新记录发现不仅丰富了山西省被子植物种质资源,而且对研究山西省生物多样性和森林生态系统也具有重要意义。